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理论调研 > 理论调研
我市侨资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5-14 15:55    浏览次数:
  根据市侨联党组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安排,近期我会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市侨资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专题调研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侨资企业近4000家,他们是我市民营经济和非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平时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我市侨资企业存在发展不快、壮大不够的问题,也有着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的较大潜力。    因此,本次专题调研,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了解我市侨资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侨资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了解侨资企业对改善我市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侨联服务侨资企业的举措,提出促进侨资企业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专题调研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方式:一是印发问卷调查表。主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经营情况、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看法、企业的意见建议。共印发调研表100份,目前已收回50份。二是召开座谈会。于7月18日、7月19日,分别召开了2次侨资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有30余名侨资企业负责人参加。他们就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积极发表了意见。三是深入侨资走访。先后走访了江城泽源生态工程公司、博海生物工程公司等7家侨资企业,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度了解,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市侨联服务侨企的意见和对改善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二、我市侨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市侨资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东南亚地区老一代华侨华人为主包括从香港回汉兴办实业的老归侨,他们投资创办的企业多以服务业、制造业为主,比如知名的有丝宝集团、亚洲大酒店等,侨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约占整个外资企业的70%-80%。二是从2000年开始,和记黄埔地产(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华乐地产拓展有限公司、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融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房地产类侨资、港资企业登陆武汉,成为推动武汉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近10多年来,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几个国家级开发区,吸引了大量海外新华侨华人和高层次人才回汉来汉创新创业和发展,他们创办的企业覆盖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计算机、网络媒体、激光、云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我市侨资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中小企业为主。抽样调查统计,小微企业占比达64.6%、中型企业占比达35.3%;75.1%的企业职工人数在200人以下。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越来越大。抽样调查统计,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48.4%,其中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占比达52.5%。三是不少侨资适应经济形式的变化正在实施或酝酿转型升级。如:宏信石化以前主要从事石油、地产,现在正在转型投资教育。合汇控股集团以前也是以地产为主,现在也投资于教育。四是侨业虽然面临困难,但依然对发展抱有信心。抽样调查统计,对企业下一阶段经营发展很有信心的占比达69.7%。
  三、目前侨资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资金缺乏融资难。这是企业较为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制约侨资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抽样调查统计,企业目前资金紧张的占比有27.6%,只有10.3%的企业感到比较充裕;85.1%的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一是不少侨资企业多为新侨人士创办,他们优势在于掌握了世界前沿技术,回国后还处于创新创业初期,资金积累明显不足。二是不少侨资企业从事的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新企业,产品研制开发资金投入比较大。三是不少金融机构服务重点放在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企业,对中小企业关注不够而且条件苛刻。如抵押贷款,很多侨资企业为轻资产,很难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即便手续齐全,也要很长周期,有的因此而错过了最佳时期。有的企业(如凯瑞康宁生物公司)只能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但长此以往,难以为继。有的采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但其利率太高(如15%),增加了企业成本。也有的企业因融不了资只好放弃十分看好的项目。如:武汉富士达能源科技公司,企业正处于扩张期,前不久前因缺乏资金而放弃了一个6千万的订单。
  (二)人才缺乏用工难。这也是一个侨资企业普遍反映而又十分困惑的问题。不少企业反映,现在用工处于两难状况。一方面随着物价上涨,工人对薪酬要求高,企业开出的薪水缺乏市场竞争力,员工流失严重;一方面如果用工成太高,如有的企业用工成本占整体效益的五分之三(也有的反映是高达70%),对企业的研发和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有的企业随着规模、数量不断增大,以及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大部分求职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有差距,不能满足需求。
  (三)政策缺乏落实难。目前侨资企业仅由国务院侨办在相关文件中进行了界定,即: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且其资本占投资总额25%以上的企业。因此,在工商等部门登记中均未将侨资企业单独归类,不仅给侨资企业认定带来困难,也造成了侨资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对象的不确定。国家和各地方也很少对这特定的企业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即便现有的相关政策落实起来也相当难。如有从事环保制造的侨资企业,按国家规定所得税可“3减3免”,但所在开发区以没有接到文件为由一直拒绝办理。江城泽源生态公司也反映,其环保减免政策多年没有落实,只到在政协会议上谈到此情况后引起了所在区领导的重视和过问,此事才最终得落实。再如:湖北宏信石化公司反映,因国家实施长江“不搞大开发、实行大保护”战略,公司经营的油库需要搬迁,但按政策规定需安排的新迁地或相应补偿一直没有落实。如,“亚心”投资补贴问题一直得不到落实。抽样调查统计,63.7%的企业没有享受到政府出台的鼓励外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四)管道缺乏沟通难。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侨资企业获取各类政府政策及资源的渠道不畅通;二是侨资企业向上反映问题和困难的途径和有效方式不多;三是有的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对相关政策了解不深、解说不清,难以沟通;四是办事流程相关上海等地方还是过于烦锁,而且现有流程(办事指南)编制不能做到简洁明了,缺乏操作性。
  (五)软环境缺乏办事难。一是有的政府部门仍然存在不作为、不担当的现象,也存在“只微笑、不办事”的问题。有侨商形象个别部门办事是“三部曲”,即:起初态度很好、然后是慢慢来、最后是办不了。有位侨商反映(区人大代表)申请办一个幼儿园,区有关部门答应得很好,但办起来是一拖再拖。再如:未来集团拟建中非文化交流中心因涉及工业用地变性为商业用地的问题,按政策规定是允许的,但数年没有进展。二是对侨资企业(中小企业)存在不公平问题。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存在重视央企和重点企业的现象。如:湖北宏信石化公司反映,企业加油站用地明显与中石化等不能同等对待,企业在汉申请建立9个加油站,仍然有3个加油站的用地问题没能解决。三是存在上下脱节、效率低下的问题。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有的制订得很好,但下面落实起来很困难。也存处级以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办事能力的问题。四是有的政府部门存在诚信缺失问题。有的企业反映,一些事情政府有关部门事前作出了承诺但最后又不了了之。如伟鹏公司新建小区的3个变电站迁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直到前不久电视问政后,才真正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问题的解决才算有了眉目。
  (六)保障缺乏生活难。侨资企业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回国来汉的海外华侨华人,很多人在汉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相关的困难。据调查统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身份户籍的占比达11.8%、子女就学的占比达17.6%、医疗保险的占比达11.8%、养老保险的占比达8.8%、出入境的占比达14.7%。如,虽然我市实行了“绿卡”制度,但有侨商反映,规定5年,但迟迟办不下来。美国时代建筑师事务所总裁唐凡力因有华人身份在国内办不了医疗保险,只好买高价商业保险。
  四、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这次调研,很受侨资企业的欢迎,大家也踊跃发表了意见和看法,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既有上级层面的,也有市侨联层面的;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经过初步梳理,主要有以下建议。
  (一)对市侨联的意见建议
  1、要采取更多的形式和方法,帮助侨资企业“抱团取暖”,加强联系、形成合力。
  2、侨联干部要加强与侨资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做对口帮扶和精准服务工作。
  3、加大对侨资企业的宣传力度,为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联系提供平台。
  4、加强机关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提升侨联干部素质,提高服务侨资企业的水平。
  5、进一步扩大侨联组织的覆盖面,解决好新归侨找不到侨联组织的问题。
  6、侨联组织多组织新侨联谊活动,为部分新侨解决个人婚姻问题提供帮助。
  7、侨联组织要帮助新生企业与有实力的企业对接。
  8、侨联组织要对参加“华创杯”创业大赛获奖企业给予扶持,利用侨资企业家成员较多的特点帮助获奖企业成长。
  9、加大侨联宣传工作,利用建国70周年、侨联成立60周年和七届军运会举办之年,举办系列宣传活动,扩大侨联组织的影响。
  10、侨联要主动参与市有关部门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工作。
  11、建立侨资企业的长效联系机制,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积极反映中小企业的诉求。
  (二)对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建议
  1、关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市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侨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分别设立辅助型、奖励型、鼓励型等多样化的资金类别,使得企业可以有更多机会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三是推进融资方式创新,对“轻资产”的侨资企业可更多实行授信额度贷款方式。四是整合现有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对有品牌、有市场、自主创校报能力强的侨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五是出台有利于侨资企业便利融资的相关政策,鼓励银行能并行多种放贷方式增加侨资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关于降低企业税费等负担问题。一是武汉市可借鉴上海高新区的做法,实行个税退税或个税减免政策。二是出台侨资企业人员用工相应补贴措施。三是政府出台有关措施,减免有关收费,如减轻企业的社保缴费比例、从低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3、关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质问题。要加强工作人员教育、管理、监督,提高素质和效率,增强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4、关于科技创新项目评审问题。一是在科技创新项目评审时能够加入产业和资本的权重,有效弥补专家学者对市场认识上的偏差。二是要不断提高创新和人才项目评审专家的水平,避免出现评审专家因为不懂而否决人才项目的情况。
  5、关于扶持新技术新产品问题。一是制订相应政策和配套资金,优先采购和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场景在我市落地,支持企业打造成功案例。二是建立应用性人才项目给予机制,即对相关人才在给予资金奖励的同时,配套部分项目。
  6、关于进一步解决办事难问题。一是武汉市的政策要主动对标国内先进城市,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二是进一步规范减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三是改进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7、关于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和用工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沟通,创新人才机制,出台人才相关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吸纳更多海外高端复合型人才。二是由政府组织专业型人才招聘,使企业可以精准招聘相应人才。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8、关于解决回国人员后顾之忧问题。一是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境外专业人士的出入境采取更为简便的方式。二是以改革的思路,制订相关政策解决侨商最担心、最棘手的身份、医疗、保险的国人平等待遇问题。
  9、关于加强侨资企业服务问题。一是政府部门可对侨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优质服务,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行“一事一帮”,针对个性问题实行“一企一策”,切实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
  10、关于引导侨资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一是引导侨资企业积极适应新常态,率先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二是鼓励侨商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
  11、其他有关问题。一是对侨资企业有政府招标的特许比例,如10%或更多。二是加大对有关企业的推广宣传。三是制订政府采购对创业公司的优惠政策,或对创业公司适当降低门槛。
  五、下一步的考虑
  1、对侨联层面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整理后,制订整改措施,一项项的整改落实。对马上能办的,要立行立改,对其他的问题也有明确时间、明确责任人、明确要求,确保整改到位。
  2、对有关侨务政策和我市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将在进一步分析研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上级侨联组织反映。

 

 

友情连接: | 中国普法网| 湖北司法行政| 湖北法治网| 武汉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