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公告
- ·关于开展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普法宣传活动
-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民法典宣传月” 活动的
- ·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 的通知
- ·关于报送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学法清
- ·关于推进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 N名法律
- ·关于印发《武汉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年
- ·关于开展2023年度武汉市十大普法主题 活动评选工
-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民法典主题宣传 活动的通
- ·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 的通知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市司
- ·关于报送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和全省“民主法治 示范村(
- ·关于印发《关于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培
- ·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25 23:26 浏览次数:次
暑期亲子游旺季,两则热搜引发对儿童票判定的关注:有家长带孩子去主题乐园,孩子穿鞋超1.4米、脱鞋不足1.4米,被拒售儿童票;另一位大学生带刚满十岁的妹妹出游,自己可以买半价票,妹妹却因身高超过1.5米无法购买儿童票,票价反而“倒挂”。
同样是享受优惠,为何景区、主题乐园的儿童票要在年龄与身高之间反复纠结?该以哪个为标准?
规矩五花八门
记者调查了解到,关于儿童票的评判标准,不同行业、地域差异明显。
景区、游乐园和体验馆普遍以身高作为主要判定依据,常见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票等,如北京前门的再现山海经大型沉浸体验馆以“身高1.2(不含)-1.5米(含)”为标准。不过像上海迪士尼、北京欢乐谷等市场化主题乐园则更为灵活,采用年龄、身高“二选一”的方式。一些头部景区、博物馆则以年龄为主,如国家自然博物馆儿童票限定“按生日计算6-11周岁(含)”。
家长、景区怎么看?
许多家长对当前儿童票标准的不统一感到头疼。
北京市民陈女士抱怨,带孩子出去玩,每到一个景区都得提前查儿童票标准,要是孩子身高刚好处在1.2米这个微妙的身高区间,就可能会出现买不了儿童票的情况。“实行儿童票优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保护未成年人应享受的权益,和儿童是高是矮有什么关系呢?”她说。
不少家长认为,最好还是按年龄界定,若以身高作为唯一标准,会让那些发育较快的孩子过早失去儿童票优惠,增加家庭出游成本。
从景区的角度看,坚持以身高为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操作便利性的考虑。一位资深景区工作人员透露:“我们一贯看身高,测量几秒钟就能完成。核验年龄,要是碰到没带证件的孩子,旅游旺季根本忙不过来。”也有部分景区担心,全面推行年龄标准可能引发证件冒用问题,增加管理难度。
标准也该变变了
记者梳理发现,国家层面暂无统一的儿童票定价强制性法规。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曾发布通知,提出“身高与年龄双轨制”建议:对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实行半票,强调应给予青少年门票的判定标准更多灵活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截图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儿童身高增幅明显。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行业标准,自2023年3月1日实行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6岁女孩标准为117.5厘米,男孩为118.8厘米;对比2009年6月2日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已废止),6岁女孩标准增高了0.9厘米,6岁男孩增高了1.1厘米。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芳表示:“在儿童身份信息登记不完善的过去,身高因更直观成为实用的儿童票判断依据。但随着社会发展,单一身高标准已难以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按年龄判定更优。”
“法律法规的更新、旧标准的废止与新标准的实施本就需要过程。”她认为,当前国家相关部门率先开展引导工作,方向值得肯定。她建议,相关部门可借鉴铁路、航空等行业已相对成熟的规范,联合文旅、妇联等行政及职能部门,细化儿童票相关法规政策。如此既能减少具体执行中的争议,也在保障儿童权益的同时,兼顾市场规律与经营者的安全保障责任。